2025年4月24日,在重庆大学图书馆与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共同努力下,备受瞩目的《自然》编辑校园行——重庆大学站活动成功举行。施普林格·自然集团副总裁崔晓莹、《自然-细胞生物学》高级编辑王哲、《自然-实验室指南》高级编辑Rosy Favicchio、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魏群义、副馆长陈文,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副院长姜永东、陈珊珊等出席相关活动,与学校师生围绕高水平论文写作、投稿及学术影响力提升开展深入交流。

公开讲座:揭秘《自然》及高影响力论文发表之路
上午10:00,《自然》编辑校园行公开讲座在重庆大学A区主教506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,100余名师生报名参加本次讲座。讲座由重庆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陈文主持。
施普林格·自然集团副总裁崔晓莹女士亲临讲座现场,为师生详细介绍了施普林格·自然集团及其旗下《自然》系列期刊,深入分析了《自然》编辑校园行活动的深远意义。崔女士还对重庆大学近年来在科研领域的成果表示赞赏,并对双方未来的合作可能性进行了展望。

《自然-实验室指南》高级编辑Rosy Favicchio、《自然-细胞生物学》高级编辑王哲分别作了主题分享。Rosy结合自身科研与编辑经验,系统解析《自然》系列期刊的定位与稿件处理流程,强调编辑在评估论文时重点关注创新性、数据严谨性及研究意义的广泛性。王哲则聚焦论文写作与投稿技巧,从投稿信撰写、论文结构优化、图表设计规范到审稿意见回复策略,逐一剖析提升投稿论文接受率的关键细节。

参与本次讲座的师生主要来自重庆大学的各科研团队,多数团队由教授博导亲自带队参加,因为机会难得,互动提问环节非常踊跃,内容涵盖期刊选择、研究投稿要点等,现场气氛热烈,主办方还为提问师生赠送施普林格·自然集团出版的书籍及期刊等。

圆桌讨论:精准对接科研团队和科研项目
在公开讲座之后,随后举行了编辑面对面圆桌讨论。两位高级编辑分别与来自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、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、附属医院等5个科研团队,就相关课题逐一进行了面对面的研讨,从研究框架创新性、数据系统性整合等维度提出针对性建议,就技术标准化、跨学科成果转化路径给予专业指导。各团队在关键科学问题凝练、顶刊发表策略等方面获得重要启发,为后续高水平研究攻关明确了优化方向。

本次活动通过专题分享与深度互动,揭开了《自然》系列期刊的编辑评审流程“黑匣子”,为重庆大学师生搭建了与国际顶尖期刊编辑直接对话的桥梁,助力科研人员提升学术成果传播效能。未来,重庆大学将继续深化与施普林格·自然的合作,推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与高水平学术成果产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