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高校图书馆动态
世界读书日 | 愿你在阅读中, 种下一个永恒的春天
2025-04-28 阅读量:

人间最美四月天,当春风拂过校园

书香与花香交织

我们迎来了第 30 个世界读书日

在这个充满诗意的日子里

让我们共同走进书的世界

让阅读的种子在读者心中生根发芽

数据里的阅读故事

2025年,重二师学子与图书馆共赴一场书香之约!

 

 167,317册纸质图书流转于指尖,2,952万次电子资源点亮求知路。

    文学类图书独占鳌头(占比45.27%),《平凡的世界》《三体》《追风筝的人》成为年度TOP3;



168FA

数字时代的阅读新潮

数字资源同样备受青睐,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高访问量,反映出同学们在学术探索道路上的不懈追求。当当电子图书和超星电子图书中的热门书籍,也为众多读者带来了知识的养分与阅读的乐趣。

中国知网(CNKI)以2,519万次访问领跑数字资源,《教学与管理》《学前教育研究》成学术宠儿。

2024年知网使用最多的期刊 TOP10


    电子书借阅榜中,《博弈论》《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》热度爆表,传统与新知在此交融!


创意活动为书香添彩

以阅读之光照亮成长之路

    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吴小兰在为2024年度阅读之星颁奖活动中勉励同学们要以书为友,让阅读成为终身习惯;要读以致用,在阅读中提升思辨能力;要传递书香,成为校园阅读文化的推广者。

以阅读报告勾勒求知画像

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4年师生阅读报告》,一组组数据勾勒出学校师生阅读画像。从借阅量的年度变化,能清晰窥见师生阅读热情的起伏;不同学科书籍的占比,折射出专业学习与兴趣拓展的平衡倾向;电子书与纸质书的选择偏好,展现出数字化时代阅读习惯的悄然转变,更彰显出学校浓厚的书香氛围与师生对知识的不懈追求。


以阅读之泉润泽心灵之路

 年度阅读之星——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罗煦分享赋予他的能量与力量,在阅读中与心灵对话,他谈到:人并不是为了活的更好,而是为了自我完善。要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,让思想在阅读中自由生长。


以活动为载体解锁阅读密码

 由学校图书馆主办,读者协会承办的“撷取书中春景,同游书香盛园”主题游园活动以“书中春景”为灵感,巧妙结合校园春色与经典文学,通过五大创意环节传递阅读之美与传统文化精髓。以“同游共读”为纽带,在轻松氛围中感受“独学无友,则孤陋寡闻”的深刻内涵。





今天,我们邀您共读

在世界读书日,让我们:

✅ 翻开一本心仪的好书,感受文字的力量

推荐人:万书辉

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、校长


书名:《未来已来——人文社会科学智能发展蓝皮书》

主编:陈志敏、吴力波

出版社:复旦大学出版社

内容概要:由复旦大学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牵头,联合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和德勤中国共同编写。《蓝皮书》云集了近50位权威专家,历时一年筹备,从不同学科视角对AI与人文社会科学深度融合的关键挑战、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前沿进行了全面梳理。报告共分三个篇章,分别从人文社会科学总体研究范式变革、各学科关键应用领域,以及产业应用前沿场景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。

推荐语:在人工智能深刻重塑人类文明的今天,《未来已来——人文社会科学智能发展蓝皮书(2025)》以跨学科的前瞻视野,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人文社科与智能技术融合创新的全景图。全书以“理念-方法-应用”为逻辑框架,深入探讨了人文社科研究的第五范式——数据与机理双驱动模型。这一范式不仅拓展了研究的时空维度,更通过机器学习“模仿”与计算“模拟”两大技术路径,为解决复杂社会系统的动态演化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支撑。

       作为国内首部系统探索人文社科智能化的专著,《蓝皮书》的独特价值在于其破界融合的双重特质。既直面人文社科领域数据非结构化、验证难度高的核心挑战,又通过算法创新与跨学科知识图谱构建,为预测与证伪社会复杂系统开辟了新路径,值得每一位关注智能社会演进的研究者、政策制定者及跨界创新者品读。



✅ 走进图书馆,发现更多隐藏的宝藏资源